◇体系与内容
   §教学体系
   §
教学项目
   §教学大纲
   §实验教材
   §电子资源
   §教学工作量

   §科研成果

 ◇方法与手段
   §开放教学模式
   §
实验考核改革
   §实验技术研究
   §效果与成果

 ◇教学改革项目
  §教学改革成果
  §
教学改革论文
  §理念与改革思路
  §
学生创新成果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与发展,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已进入一个新的改革时期。计算中心非常重视实验教学改革工作,鼓励和支持教职工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计算中心近三年教改项目一览表:

教改项目名称

下达单位

 

主持

大型开放实验室综合管理网络系统

省教育厅

2004

周兴斌

中美大学计算机教育比较研究

省教育厅

2005

饶泓

大学生信息技术教育模式研究

省教育厅

2005

周理风

知识创新制导的“软件开发的形式化方法”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省教育厅

2005

肖美华

基于网络环境下互动模式的教与学研究与实践

省教育厅

2005

洪春勇

高校计算机双语教学的评价体系研究

省教育厅

2005

齐影虹

基于Internet的开放性实验管理系统

省教育厅

2005

喻国平

扩招背景下大课堂教学质量保障研究

省教育厅

2005

郑超美

课堂教学探讨

校级资助

2005

钟伯刚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网上辅导系统

校级资助

2005

李荣鑫

计算机教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设计与评估体系的研究

校级资助

2005

江耘

近三年主要教改项目简介:

1 《大型实验室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是经过江西省教育厅批准立项的省级教学改革课题由周兴斌副教授主持。

该课题的研究目标为研制一个大型开放式实验室综合管理网络系统。系统可对实验课程进行合理安排调度、对学生实验实行一卡通管理、对实验室设备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对实验室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从而能提高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档次,有效的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共享性。对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课题组成员已成功研制了一套适合一般高等院校的大型开放式实验室的综合管理网络系统,目前已在www. 57365.com使用,并准备在全校大型实验室推广,拟形成一个全校型的大型实验室综合管理网络。

2.《基于Internet的开放性实验管理系统》是经过江西省教育厅批准立项的省级教学改革课题,由喻国平副教授主持。

该课题的研究主要是解决传统的开放性实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传统的开放性实验管理方法是学生到各学院教务办报名,各实验中心公开一些开放性实验供学生选择,由实验科负责统一管理,这种管理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学生分散在各个学院,对开放性实验项目只能在纸上作短暂的了解,报名参加开放性实验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开放性实验分布在各实验中心,实验中心对学生报名情况,学生对开放性实验的需求情况了解不多,因为各实验中心并没有过多参与开放性实验组织管理工作。

3、实验科得到的信息往往是滞后的,他们负责开放性实验组织工作,但由于是手工管理,导致信息反馈相对滞后。

基于Internet的开放性管理系统就是要将手工管理变为计算机管理,把开放性实验管理放在网上进行,达到高效、准确、便捷的目的。由实验科统一协调,下达开放性实验给各实验中心,由各实验中心组织申报开放性实验项目,审批放在网上,供学生查阅相关信息, 限定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统一在网上报名,由于开放性实验放在网上,学生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就可以报名,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学生拥挤在办公室报名,学生报名后,由实验中心组织实施,各实验指导实验,实验完成后,由实验指导教师在网上为自己的学生填报成绩,上传给实验科备案。

立项课题的预期目标和效益:

规划开放性实验管理过程,开发一个基于Internet的开放性实验管理网,在网上建立一个管理者、教师、学生联系的便捷通道。

3.《知识创新制导的“软件开发的形式化方法”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是经过江西省教育厅批准立项的省级教学改革课题,由肖美华教授主持。

该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课题在分析研究最新的IEEE-CSACM联合开发的SE2004报告的基础上,结合我省高校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的发展现状(尤其吸收我省学术界在此学科的研究成果)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教育的具体情况,拟提出一个适应我省高校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针对软件开发的形式化方法课程)教学要求的参考计划。本研究以“形式化方法”知识体系为核心,将知识要素汇集为结构合理且易于实现的学习单元,便于教学方法和资源的共享,并为教材建设提供一个基本框架;同时确立“形式化方法”课程体系的框架,确定该课程体系的基础及核心内容(含形式化的数学基础、形式化建模、形式模型的验证、形式化分析与设计以及程序变换等),在计算机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中进行互动教学实践,并分析预测未来“形式化方法”教育的发展趋势,实施精品教材建设。

教学研究项目的先进性:

研究“形式化方法”课程体系是高质量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建设的基础,用形式化方法开发软件,是提高软件可靠性和生产效率的革命性途径,是实现软件自动化的关键;本课题的目标是采用科学的方法,以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和软件工业界的良性建议为基础,吸收我省学术界在此学科研究成果和优势,构造“形式化方法”教育知识体系的框架,建立良好的课程体系,使“形式化方法”教学更具先进性、目的性和系统性;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实现培养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基本素质的要求,进而培养出符合学科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计算机软件人才。

立项课题的预期目标和效益:

构造“形式化方法”良好的课程体系,确定该课程体系的基础及核心内容,使“形式化方法”教学更具先进性、目的性和系统性;为精品教材建设提供一个基本架框;为计算机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开设“形式化方法”课程,丰富知识结构及提升学科地位,预期在我省建成软件形式化和自动化研究基地,形成软件产业,显著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开发效率。

4.《基于网络环境下互动模式的教与学研究与实践》是经过江西省教育厅批准立项的省级教学改革课题,由洪春勇副教授主持。

教学研究项目的基本内容:

1、基于网络环境的教与学模式的研究

网络环境下学科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学习模式的研究、利用网络环境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模式研究、利用网络环境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研究等。

2、基于多媒体环境的教与学模式的研究

基于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情景营造的策略研究、多媒体课堂教学管理方法研究等。

3、基于网络环境的师生教与学互动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网络环境下教学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开发、网络环境下教学系统软件的应用。

教学研究项目的先进性:

1、构建网络环境开放教育的新型教与学模式。

2、建立基于网络环境的师生教与学互动的系统。

3、开发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基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环境的教学课件。

立项课题的预期目标和效益:

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构建基于网络的开放教育环境的各类教与学模式,探索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途径与方法,促进开放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

(1)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出基于网络的开放教育环境的各类教学模式。

(2)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基于网络的开放教育环境下运用各类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结构的方法。

(3)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的思想和模式,使教师和学生学会利用各类资源进行教与学的方法和经验。

(4)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形成一些教学课件。

5.《中美大学计算机教育比较研究是经过江西省教育厅批准立项的省级教学改革课题,由饶泓副教授主持。

该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课题将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师资配备及教师能力评估等几个方面对中、美两国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计算机教育进行比较研究,重点是对美国州立大学计算机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在深入剖析美国计算机教育的特点与优势基础上,提出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结合本省本地区的发展特点,从合作性、科研性、实践性三个维度来构建符合地区发展特色的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

   主要研究内容:

1、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师资配备及教师能力评估等方面比较中、美两国大学计算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深入剖析美国计算机教育的特点与优势以及国内大学计算机教育的特点及不足之处。

2、在学习国外先进的计算机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结合本地区的发展特点,从合作性、科研性、实践性三个维度构建符合社会要求的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

合作性:大学生的合作学习与合作研究的能力

科研性: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问题领域包含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等几个方向,鼓励本科生针对自己的学习领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活动,这将有助于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实践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对外部真实世界作出贡献。通过实习、社会合作教育、社区服务、服务学习等形式进行实践性研究。

3、结合我省及周边地区发展状况,设计适合本省本地区的计算机教学体系结构, 提出适合我省省情的计算机教育发展思路和创新模式,以促进我省计算机教育的健康发展。

教学研究项目的先进性:

    本课题拟在对中、美两国的大学计算机教育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及周边地区行业发展特点,研究符合我省特色的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结构,对课程设置,更重要的是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组织以及师资队伍配置和教师评估进行研究,研究我省及周边地区的行业发展特点和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状况,对改革我省现有的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结构提出建设性建议。同时本课题的研究对计算机双语课程的开设也有积极的意义,双语课程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外文原版教材的采用,英语授课等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使国内的计算机教育尽快与国际接轨。

根据现有资料表明,相关计算机教学改革研究多集中在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的改革上,未见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结合高校所在地区及周边地区的行业发展特点进行课程设置的相关报道。

综上所述,本课题的先进性体现在:

1、在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组织以及师资队伍配置、教师评估方法进行改革。

2、结合地区发展特色进行课程设置。

3、从三个维度建设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结构,对计算机双语课程的开设有积极的意义。

立项课题的预期目标和效益:

本课题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几个方面对中美两国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计算机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深入剖析国外计算机教育的特点与优势,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出结合本地区的发展特点,从合作性、科研性、实践性三个维度来构建以研究为本的计算机教育体系,建设符合地区发展特色的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社会急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6.《大学生信息技术教育模式研究》是经过江西省教育厅批准立项的省级教学改革课题,由周理凤副教授主持。

该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对大学生必备的基本信息素质的研究

信息素质具体表现在对信息的敏感性,对信息的选择能力,获取信息的手段和方法,以及应用信息的能力。明确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信息素质,然后围绕它来进行教育模式的探讨与研究。

2.对大学生信息素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信息素质的现状,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最终找出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的教育模式。

3.课程设置

以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为目的,根据大学生信息素质的现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作出系统科学的课程设置。

4.教学模式的建立

充分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Web技术,建立授课模式、讨论学习模式、学生自学模式。

5.预期目标

最终形成比较系统的、开放的、自扩展型的大学生信息处理技术教育模式。具体包括课程设置模式,授课模式、讨论学习模式、学生自学模式等,同时撰写相关的论文和课件。

7.《高校计算机双语教学的评价体系研究》是经过江西省教育厅批准立项的省级教学改革课题,由齐影虹副教授主持。

该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掌握一门乃至几门外语,才能使我们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实施双语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培养既懂专业,又精通外语的专业人才。所谓的双语教学,指的是用第一语言——母语和第二语言两种语言进行教育;或直接用第二语言进行授课。英语是最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所以双语中的第二语言通常指的是英语。而计算机学科具有较强的国际共通性,它的表述、词义、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诠释与国际比较一致,对计算机学科实施双语教学,便于学生日后进入全球科技领域进行国际交流,可以使我国的计算机教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如何为高校的计算机双语教学提供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为此,本项目从以下二个方面来展开研究:

1.评价方法和手段:从应用入手,以应用为目的。在本项目中首先探讨评价形式的多元化,从多方面考核学生的能力,籍此提高双语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2.评价标准与目的:以往评价方法只有考试一种形式,只是把中文换成英文,只关注结果,没有关注过程。我们寻求评价方法和手段的多元化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探求各种评价形式的标准与目的。

教学研究项目的先进性:

我国目前双语教学的评价体系中:评价的标准、内容、方法形式单一。评价只有考试一种形式,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反映。计算机学科由于其特殊性,实施双语教学,为学生日后进入全球科技领域进行国际交流,为学生将计算机的技能应用到本专业的研究中,有着深远的意义。

对计算机双语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使评价标准不再单一,评价手段形式多样,可以客观且多方面的反映学生的能力及知识水平,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立项课题的预期目标和效益:

寻求一种在计算机双语教学中的合理的评价体系。

7.《扩招背景下大课堂教学质量保障研究》是经过江西省教育厅批准立项的省级教学改革课题,由郑超美副教授主持。

该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探讨高校大课堂教学形式的弊端及其解决办法,提高授课质量。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大学招生人数逐年增多。教育资金的匮乏与走向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课堂教学的规模越来越大。大课堂教学提高了办学效率,为国家节省教育资源,降低培养成本,较大程度地解决本科教育迅速发展与现有资源有限的矛盾。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大课堂教学的弊端以及由其引发的教学效果下滑现象。

目前,如何克服大课堂教学的弊端已有一些措施,如在教室安装扩音设备和投影设备等,但尚缺乏较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本课题将进一步研究大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力求使课堂教学的优越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并探讨克服其弊端的对策。

本课题的先进性在于:既立足现实,积极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对策,并付之实践,尽快走出大课堂教学的困惑,努力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

立项课题的预期目标和效益:

对大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提出比较完善并切实可行的方法与措施,提高授课质量,取得成功的经验后,可进一步指导教学和推广,有较好的社会效益。